1111 / 2019-07-23 10:44:19
全球森林POPs分布格局及未来研究展望
摘要待审
有机碳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全球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森林是富含有机质的生态系统, 植被叶片蜡质可直接吸附大气中的POPs,且被吸附的POPs随落叶沉降到地表并富集在土壤中,从而使森林起到的加速大气POPs沉降的“泵”的作用,这导致森林土壤POPs浓度通常高于同一地区其他地表覆被类型土壤。同时,在森林土壤高有机质环境下,积累的POPs不易挥发或淋溶,从而限制了POPs向高山高海拔或极地的迁移。基于全球森林POPs数据分析显示,森林POPs的浓度水平直接受到周边地区POPs排放水平的影响(例如,欧洲森林中PCBs浓度通常高于其他森林地区)。此外,森林土壤POPs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土壤有机碳含量,而经纬度、海拔等地理因素也是影响森林土壤POPs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高纬度、高海拔、高有机碳含量的森林区更易成为POPs聚集的地区,因此,高纬度北方森林、喜马拉雅和安第斯山脉的高山林区理应受到POPs环境归趋研究的特别重视。另外,本研究亦指出,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世界森林格局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天然/人为林火的频繁发生、气候变化格局下森林分布和林分的相应变化以及人工造林或退耕还林带来的森林生产力变化都正在改变着世界森林的碳储存和流向,进而亦会带来POPs迁移趋势的变化从而改变全球POPs分布格局。这些都将为未来探讨POPs 的迁移变化趋势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实施带来变数,也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着眼点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