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 / 2019-07-29 22:22:17
小冰期以来西太海温对欧亚干湿协同变化的影响
摘要待审
基于器测记录的研究发现,西太平洋(WP)暖池作为全球海温最高的区域,对欧亚大陆的干湿协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小冰期以来,欧亚大陆干湿协同变化及其对西太海温的响应仍然不清楚,这限制了对干湿变化对长期增温背景响应的理解,亟待开展基于器测和代用资料的研究。本文使用海温、降水、大气环流资料和来自国际树轮库( ITRDB) 的欧亚地区1625条树轮宽度记录,研究小冰期以来西太暖池区海温调整时欧亚地区的干湿协同变化分布特征及可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太海温对欧亚地区干湿变化影响显著。欧亚地区分别存在东亚中西部/蒙古、南欧/北欧和北亚西部/中部/北亚东部三个受WP海温调制的降水异常跷跷板现象。当有ENSO事件叠加在极端海温上同时发生时,欧洲、东亚和北亚东部年降水量变化增大。本文利用树轮年表重建了1280-1990年的东亚中西部/蒙古(CWEAM)偶极子,这个偶极子在年代际尺度上显著。小冰期以来,CWEAM偶极子和太阳辐射、北半球温度呈正相关,和PDO负相关,并且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周期性和PDO周期相一致。在工业时代以来的当代暖期,这种相关性消失。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气温剧烈增加,北半球温度成为了当代时期偶极子的主要调控因素。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