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 / 2019-08-09 10:10:12
金沙江带弧岩浆岩与义敦地体南部斑岩对比研究:对普朗斑岩铜矿成因的约束
摘要待审
斑岩型Cu±Mo±Au矿床主要产出于俯冲带,其与弧岩浆具有紧密的成因联系:弧岩浆可以提供斑岩成矿所需的高氧逸度、富水、富硫的岩浆。然而,并非所有的俯冲带都能形成斑岩铜矿。古特提斯洋俯冲可能发生在晚泥盆世至晚三叠世早期,尽管与其相关的弧岩浆广泛分布,但斑岩铜矿产出相对较少。以我国西南“三江”地区为例,金沙江带发育一系列二叠纪弧岩浆岩,但目前尚未有同期的斑岩铜矿报道;该区可能与古特提斯洋演化相关的斑岩铜矿集中产出于义敦地体南部,并以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为代表。制约这种成矿空间差异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金沙江带二叠纪弧岩浆岩与普朗成矿斑岩开展了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金沙江带弧型中酸性侵入体的岩浆具有相对低的氧逸度和硫含量;与之相反,普朗斑岩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和硫逸度。因而,金沙江带贫斑岩铜矿的原因可能是其岩浆源区较“贫瘠”,不利于斑岩铜矿的形成。此外,综合区域对比分析表明,古特提特斯洋总体已于230–220Ma之前闭合,因而普朗铜矿(~215Ma)可能形成于俯冲后背景。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沙江带弧型中酸性侵入体的岩浆主要来自于俯冲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及其后“MASH”过程,而普朗斑岩岩浆则很可能来自于新元古代弧型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该新元古代弧型下地壳可能在扬子西南缘广泛存在,因而推测该区具有很大的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