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 / 2019-08-10 15:57:48
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贫困识别及综合贫困程度评价——以甘肃省为例
摘要待审
乡村贫困长期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乡村生活质量(Quality of rural life, QRL)和相对贫困(Relative poverty index, RPI)的评价结果,借助“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IPA)方法和贫困程度模型识别贫困对象并分级,结果表明:(1)QRL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值由西向东逐渐降低,与RPI空间分布格局正好相反,QRL值高的区域,RPI反而低;(2)50个县区集聚在IPA四象限图的第二象限即Low QRL — High RPI分区内,较低的生活质量对应较高的相对贫困程度;(3)利用IPA方法识别得出的贫困县与国家贫困县的吻合度达84.48%,表明基于收入划定贫困的准确度较高;(4)甘肃省以高度贫困区为主,占到贫困县总数的60%,综合贫困程度(Comprehensive poverty level,CPL)分级结果与贫困县的实际情况较符,综合贫困程度越高的县其贫困程度越深、脱贫难度越大。本研究可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后期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瞄准贫困对象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