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6 / 2019-08-10 22:25:11
中亚干旱区4000年以来人为火灾历史与长期的自然火灾的鲜明对比
火灾;湿度;人类活动;黄土;末次冰消期;新疆
摘要待审
中亚干旱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之一,区域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或其他因素(例如火灾)的干扰,然而该区域千年尺度火灾模式仍不为人知。本研究根据新疆SCZ17黄土剖面(43°37′2.34″N 89°45′31.67″E,1752 m asl)黑碳记录,探讨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火灾模式(强度、频率)及可能的驱动机制。黑碳分析结果表明,(1)在22ka-10ka研究区很少有火灾发生,而在过去一万年火灾发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在晚全新世快速增加;(2)黑碳浓度与天山黄土湿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湿度的增加火灾也逐渐增加;(3)本研究利用上述线性关系建立了湿度作用下区域火灾的变化趋势,将这一趋势与黑碳观测值对比后发现4ka以来观测值远高于推测值,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与全新世晚期新疆人口密度的激增以及人类土地利用的加强(大规模的屯垦活动)密切相关。此外,这些结果有助于更好的预测未来在气候急剧变化及人类干扰增强的共同作用下火灾的发生模式。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