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 / 2019-08-24 16:11:33
片钠铝石赋存特征研究
摘要录用
片钠铝石是一种属斜方晶系、含水、含钠和铝的碳酸盐矿物,是一种主要的固碳矿物,储集岩中片钠铝石的碳捕获量可占总固碳量的42.2%-90.1%。片钠铝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CO2驱替孔隙中原流体,通过增加酸度引起宿主岩石中硅酸盐矿物及早期胶结物的溶蚀,导致Na+、Al3+浓度升高并与重碳酸根离子络合而成。世界范围内片钠铝石分布广泛,其赋存地层包括白垩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煤系地层、陆相地层和海相地层中均有发现。其产状主要有:①部分或全部交代碎屑长石、石英、岩屑或石英次生加大边;②作为胶结物固结于碎屑岩碎屑颗粒间的孔隙中;③充填于碎屑矿物的溶洞或裂隙。
片钠铝石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CO2能否永久的封存在地下,这主要涉及温度和pH值。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片钠铝石形成的最佳温度及pH条件仍存在争议,笔者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的人工合成实验,并结合XRD等技术手段,将反应后片钠铝石的质量和纯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20℃、pH值为9.0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片钠铝石质量最大,且纯度可达90.2%以上。因此,本研究为寻找最佳的CO2的矿物贮存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