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 / 2019-08-29 21:12:49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有机碳埋藏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待审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两个沉积钻孔(GHE27L, GHE24L)和东沙海域一个沉积钻孔(DH-CL13)沉积有机质(OM)的组成研究,发现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有机质具有海洋和陆地混合来源,且以海洋OM来源为主。神狐海域,冰期陆源OM对总有机质的相对贡献比全新世高,沉积有机碳(OC)和埋藏OC增加(图1)。而对于东沙海域,虽然冰期陆源有机质对总有机质的相对贡献比全新世高,但沉积OC和埋藏OC却在全新世达到最高(图2)。在末次冰期,由于海平面的降低,南海北部陆架出露,导致陆源OC的输入增加,同时伴随着营养盐的增加。而营养盐增加促进了海洋OC的增加。然而,东沙海域在全新世高海平面时由于会受到来自于冲绳海槽的黑潮影响,黑潮带来了高营养盐的海水,大大促进了该海区初级生产力的提高,使得此阶段海洋OC的贡献比例大幅增高。因此,南海北部OC埋藏存在神狐海域冰期高,东沙海域全新世高的特点,这与海平面和洋流的变化有关。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