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 / 2019-08-30 09:24:43
大气颗粒物暴露对人体血压的影响及损伤机制
摘要待审
目的: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对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但关于PM的组成和性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目的包括:1)通过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考察人体长期和短期PM暴露对血压的影响及分子通路;2)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考察PM性质和组分与肺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
方法:课题组在北方地区募集367名未服用抗血压药物的妇女人群,使用问卷调查人群对燃煤和吸烟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暴露情况。采集妇女的头发,分析头发中PM中含有的典型有机和无机金属组分。同时,募集健康40名健康成人,通过在三个不同PM污染特征下,对这些人群进行11次随访调查,同步监测空气污染和采集人群的血液,探讨PM对人体健康影响机制及筛选可靠的分子标志物。另外,使用体外肺细胞模型考察大气PM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与细胞损伤之间的关系。
结果:研究发现PM是空气中首要污染物,长期的空气污染暴露与人体血压升高以及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干预人体内元素的平衡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PM可通过改变人体的氧化损伤和炎症状态导致心血管损伤,进而对人体血压产生影响[2-5]。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内皮损伤因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是PM人体健康损伤重要的分子标志物。体外细胞发现,大气超细颗粒物可导致较强的细胞炎症,这与细颗粒物的粒径和组成组成密切相关[6-7]。
结论:PM暴露与人体血压升高以及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血管内皮和脂质损伤是PM引起人体血管损伤的重要机制,这些损伤与PM的粒径及组成密切相关。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