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胞组能量耗散机制的金属橡胶干摩擦阻尼耗能机理研究
编号:12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7-19 20:38:16 浏览:22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这项工作深入研究柔性微孔隙金属橡胶(FMP-MR)在无序式网格互穿结构中的阻尼迟滞特性,基于元胞组能量耗散机制构建一种真实有效的摩擦耗能本构模型以实时动态捕捉材料复杂非线性的拓扑结构效应与空间随机接触摩擦下的映射关系。通过虚拟制备技术构建真实反映FMP-MR内部线匝无规则性重叠交错特征,提出了元胞组重构模型消除了局域性搜索误差,精确重构了材料空间拓扑结构。基于应变动态演化下的FMP-MR细观元胞组结构接触摩擦定位搜索在文章中展开详细讨论,并提出了有效接触点的概念,进一步重塑FMP-MR在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上的接触摩擦动态能量变化分布图。特别地,一种多孔隙线匝交织材料的全局位移消融现象在这项研究中被发现(推翻了前人的总体摩擦假说),通过细观结构局部累计摩擦与整体宏观结构的等效摩擦的引入,真正意义上解释了这种特殊材料在小振幅激励下却具有极强的能量耗散特性的本质原因。这项工作构建了包含材料完善的制备工艺结构参数与细观空间拓扑参数的阻尼迟滞本构模型,通过摩擦能量耗散的引入首次全面讨论了摩擦耗能对于FMP-MR迟滞阻尼特性的定量影响。最后结合准静态压缩实验和模型本构曲线契合度的讨论分析,并残差分析定量地验证这项工作所构建本构模型地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元胞组能量耗散机制的FMP-MR摩擦迟滞本构模型能够有效揭露该材料的耗能迟滞本质,并且通过实验首次定量验证了荷载作用下FMP-MR内部摩擦能量耗散为滞回曲线中所包裹的面积这一理论。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沈亮量
福州大学

稿件作者
史林炜 福州大学
任志英 福州大学
沈亮量 福州大学
林有希 福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4日

    2023

    04月27日

    2023

  • 03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7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