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表面粗糙形貌的水基润滑数值模型
编号:29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7-23 17:58:09 浏览:15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降低机械设备中的摩擦损耗,对经济、能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滑状态即千分之一量级甚至更低摩擦系数的实现为摩擦学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广阔前景。近年来,利用水基盐溶液实现超滑的研究体系获得了大量关注,该超滑的实现主要被归因于带负电材料表面所吸附的水合离子带来的高承载能力和低剪切强度,但流体动压效应在其中的作用也无法忽视,实验手段难以确认水合效应以及流体动压效应各自对实现超滑的贡献,通过建立水基润滑的数值模型可以研究水基超滑的实现机理。首先发现了已有的混合润滑数值模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讨论了直接接触区压力的求解方法以及润滑区与直接接触区之间的压力边界条件后,获得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混合润滑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了摩擦过程中两表面间距在2纳米以下时出现的表面力作用,包括范德华力、双电层力和水合力,建立了水基润滑数值模型,模型计算的摩擦系数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水合效应与流体动压效应在实现超滑中的贡献占比,两种效应互相补充,但更加强调低速工况下流体动压效应很弱时水合效应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对水基润滑的影响。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张朔文
清华大学

稿件作者
张朔文 清华大学
张晨辉 清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4日

    2023

    04月27日

    2023

  • 03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7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