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H不锈钢表面双辉等离子CrN/Cr-N-Fe梯度涂层的制备及磨损机理研究
编号:82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3-03-24 11:00:45 浏览:222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摘要:由于成本较低、与液态钠的相容性等优点,316H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堆芯组件[1, 2]。但是,耐磨损性能的不足限制了堆芯组件的使用寿命[3]。因此,本文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316H不锈钢表面制备CrN/Cr-N-Fe梯度涂层,保证涂层与基体良好结合力的同时提高其耐磨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进行形貌和物相分析。通过纳米压痕仪分析表面纳米力学行为。通过CEF-1型往复式摩擦磨损仪分析涂层和316H基体在不同载荷(420g、620g、820g)、不同滑动速度(300r/min、400r/min、500r/min)下的摩擦行为,揭示磨损机理。整个涂层由8μm的CrN层和14μm的Cr、N、Fe互扩散层组成。涂层的纳米硬度约为基体的5倍。涂层的H/E和H3/E2均高于基体。涂层较高的硬度、抗塑性变形能力以及良好的结合力有效提高了316H不锈钢的耐磨损性能。不同试验参数下,涂层的比磨损率均明显低于基体。当载荷为820g、滑动速度为400r/min时,涂层的比磨损率仅为基体的8.53%。摩擦过程中基体磨痕表面更多的氧化物使得其摩擦系数波动较小。Si3N4小球表面剥落的硬质颗粒加剧了磨粒磨损,使得涂层与基体的磨痕表面产生较多划痕。由于较低的硬度,硬质颗粒对基体的影响更大,磨损更严重。涂层和基体的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和部分黏着磨损。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马迎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稿件作者
马迎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平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逢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4日

    2023

    04月27日

    2023

  • 03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7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