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环境下轮轨材料磨损与接触疲劳损伤行为研究
编号:84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3-03-24 18:35:08 浏览:21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高速重载铁路的快速发展,其覆盖区域也越来越广阔,高寒地区轮轨材料的磨损与接触疲劳损伤失效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低温环境下轮轨材料服役性能已成为亟需研究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利用轮轨滚动接触模拟试验机开展了两个系列的轮轨滚动模拟试验,(1)20℃下滚动75000次,然后将温度将至-40℃,继续滚动10000、30000、75000次;(2)-40℃下滚动75000次,然后将温度将至20℃,继续滚动10000、30000、75000次。结果表明:相比20℃环境,-40℃环境下车轮试样磨损率降低3倍,钢轨试样磨损率呈现略微减小。低温下,车轮和钢轨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硬化现象均更加剧烈。摩擦白层WEL在-40℃环境下的车轮试样表面产生。20℃环境下,车轮试样表面产生明显的单层长裂纹,裂纹沿着铁素体塑性变形线扩展;-40℃环境下细化的铁素体和摩擦白层是裂纹的主要萌生源。20℃环境下轮轨的磨损机制以疲劳和氧化磨损为主,而-40℃环境下轮轨磨损机制转变为磨粒和黏着磨损为主。为川藏铁路等高寒地区铁路轮轨材质设计优化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丁昊昊
西南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丁昊昊 西南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4日

    2023

    04月27日

    2023

  • 03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7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