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构形仿生连续型织构表面润滑摩擦特性研究
编号:88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3-03-25 20:12:16 浏览:19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大量研究和应用表明织构设计会改善零部件表面摩擦学性能,无独有偶,生物与环境接触部位也存在织构化表面。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仿生连续型织构单元体构建方法,基于空化效应、流体惯性效应及粗糙度效应建立数学模型,探究了形状结构、尺寸参数、服役工况等因素对连续型织构表面润滑性能影响规律。理论结果表明,空化效应能够促使连续型织构表面油膜产生承载能力,而流体惯性效应和粗糙度效应均起到负面作用。在所有形状当中,由于圆形和椭圆形织构的特殊沟槽结构能够使更多流体在槽内堆积而产生较强的挤压作用,增大了流体动压力,从而表现出较优的润滑性能。关于织构尺寸参数,面密度的影响较大,随着面密度的增大,沟槽储油能力增强,从而使得更多的流体参与润滑过程。同时面密度的增大也使得最佳槽深增大。而取向角的选取仅对正方形连续型织构表面润滑摩擦性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于服役工况,增大相对滑动速度亦将提高所有构形连续型织构表面的润滑性能。本研究揭示了形状演化下的连续型织构表面润滑摩擦规律与机理,不仅丰富织构化表面的设计理论,同时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郭庆港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稿件作者
郭庆港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郑龙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4日

    2023

    04月27日

    2023

  • 03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7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