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 2021-04-04 15:47:02
CoCrFeNiMox高熵合金电化学钝化行为机理研究
高熵合金;耐蚀性;Mo元素;钝化
摘要录用
王显宗 / 西北工业大学
叶成平 / 西北工业大学
       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多组分合金,在工程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空间,其中单相面心立方(FCC)结构的CoCrFeNi合金体系的研究最为广泛。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和硬度,常在合金基体中添加 Nb、Ti、Mo 等元素析出硬质相,然而添加元素往往会对合金的耐蚀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控Mo元素优化合金耐蚀性被广泛应用在不锈钢和镍基合金中,然而Mo元素对CoCrFeNi钝化行为机理,尤其是表面氧化层深度方向上的演化过程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不同Mo含量的CoCrFeNiMox(at%=0、0.2、0.4、0.65、0.8、1)为研究对象,探索Mo成分含量对于高熵合金在5 mM H2SO4溶液中的钝化、表面氧化层演化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Mo含量对于CoCrFeNi合金的钝化行为机理,可为后续调控合金耐蚀性提供借鉴。

       本研究首先进行高熵合金形貌和组织结构分析,然后利用动电位/恒电位极化、EIS、Mott-Schottky测试评估合金的耐蚀性变化规律,最后依托XPS深度谱分析Mo含量对CoCrFeNiMox高熵合金表面形成钝化膜的成分和结构的影响。SEM和XRD结果表明,在x=0和0.2时晶体结构显示为简单的FCC相。随着Mo含量的增加,基体中出现第二相(σ、μ)且其含量不断增多。其中,x=0.65为共晶成分。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显示,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随着Mo含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x=0.2、0.4和0.65),再减少(x=0.8),最后急剧上升(x=1)的趋势,分析表明合金的耐蚀性呈现Mo1˃Mo0.65≥Mo0.4˃Mo0.2≥ Mo0.8≥Mo0的趋势。EIS结果同样证实Mo0和Mo0.8相对于其他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蚀性,波特图中在0.01 Hz特征频率下的极化电阻 |Z|0.01Hz结果显示Mo0和Mo0.8合金的|Z|0.01Hz明显高于其他合金,约为Mo0.65和Mo1合金的2倍。以R(QR)(QR)作为阻抗谱测试的等效电路,拟合结果表明CoCrFeNiMox合金在腐蚀介质中形成外层疏松、内层致密的双层钝化膜,内层钝化膜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在钝化电位(0.4VSCE)恒电位极化测试10h后的稳态电流密度出现Mo1˃Mo0.65≥Mo0.4˃Mo0.8≥Mo0.2˃Mo0的变化趋势,与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基本吻合。Mott-Schottky分析由恒电极极化形成钝化膜的半导体特性表明,钝化膜是由p型半导体特性的外层和n型半导体特性的内层所组成,而且内层的施主密度(ND)远远低于外层的受主密度(NA),证明了钝化膜具有致密内层和疏松外层的半导体特性,而且ND和NA的变化也呈现Mo1˃Mo0.65≥Mo0.4˃Mo0.8≥Mo0.2的趋势,Mo0合金则由于不含有价态高的Mo阳离子间隙浓度,ND数值较大。针对恒电极极化形成的钝化膜成分和结构进行XPS深度谱表征,证实钝化膜为双层结构,与EIS和Mott-Schottky分析结果相一致。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4日

    2021

    05月16日

    2021

  • 04月25日 2021

    提前注册日期

  • 05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16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装备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
协办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