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 2021-10-10 12:45:00
海蒿子来源分级岩藻聚糖结构特征及其抗流感(H1N1)病毒活性筛选
岩藻聚糖; 结构; 抗H1N1病毒;海蒿子
摘要录用
王培培 / 上海海洋大学
薛卫 / 上海海洋大学
岩藻聚糖(Fucoidan)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天然硫酸化多糖,主要存在于褐藻中。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例如抗凝剂和抗血栓形成[1]、抗肿瘤、抗病毒和抗氧化活性[2]。据报道,这些生物活性和其硫酸化程度、分子量、单糖组成和主聚合物链的结构密切相关。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 但目前的一些抗病毒药物长期使用具有较大的毒副性,还有不容忽视的耐药性。开发高效、低毒的抗流感药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多糖具有来源广泛、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调节免疫等优点,特别是硫酸化多糖可以阻断病原体表面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SPGs)结合,从而干扰病毒的侵入过程,显示出有多种抗病毒活性,被认为是潜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物质基础[3]

本研究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中提取粗多糖,再用Q-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ose 4B Fast Flow纯化得到一种硫酸化岩藻聚糖,命名为SF0。通过逐步部分酸水解,该岩藻聚糖SF0被进一步分馏为三种次级多糖SF1、SF2和SF3,硫酸基团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依次降低。通过单糖组成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13C-NMR谱分析了4种多糖的结构特征,并探究了其抗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活性。结果表明,SF0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组成,摩尔比为10.7:8.3:3.0:21.1:21.2:35.6,相对分子质量为628.1 kDa,由α-D-1,2-Manp和β-D-1,4-GlcAp双糖重复单元构成核心骨架。抗甲型流感(H1N1)病毒检测表明,4种多糖都可以抑制MDCK细胞中的H1N1病毒复制,低分子量组分SF3比未降解岩藻聚糖抗病毒活性更好。初步认为该岩藻聚糖的抗H1N1病毒活性与其精细结构和分子量有关。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2日

    2021

    11月14日

    2021

  • 11月14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海洋专业分会
中国微生物学会海洋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物分会
承办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