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法制备热塑性高分子表面微结构阵列及应用
编号: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7 10:21:24 浏览:31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热压法实现了各向异性超疏水图案化表面的大面积制备,表面润湿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表面接触角增大,滚动角下降,且表面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润湿特性;黏附性表征结果发现:材料表面的黏附力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样品表面微图案高度增加,导致样品表面粗糙度增大。同时机械稳定性测试表明,各向异性超疏水图案化表面还具有优异机械稳定性,可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此外,自清洁和水力摩擦发电测试、牛奶残留量实验以及水面航行测试证明了所制备的各向异性超疏水图案化表面在具有自清洁能力的水力摩擦发电机、牛奶包装材料和减阻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熔体热压;微结构阵列;超疏水;减阻;传感器
报告人
郑国强
教授

      郑国强,男,1977年生,河南永城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2007年四川大学博士毕业后被聘为郑州大学讲师,2008年破格聘为副教授,2013年破格聘为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加工方面的教学和聚合物成型加工过程中形态结构演化与控制、成型加工新型装备以及成型加工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郑州大学高分子加工研究所所长,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48/SC1)。
      郑国强教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各1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郑国强同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5篇,JCR高被引论文3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8项(其中一项已经成功转让并产业化)。
        郑国强同志还获得多项学术荣誉和奖励,如: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次(C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等荣誉和奖励。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17日

    2021

    07月18日

    2021

  • 07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7月18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
重庆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