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泥浆在氯化铁溶液中的沉降机制研究
编号:254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1 10:57:21 浏览:30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尾矿泥浆中的存在大量的黏土胶体难于脱水,限制了其处置方式。黏土胶体表面带有电荷,遇水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为研究尾矿泥浆的絮凝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宏细观试验。不同浓度下氯化铁的自由沉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铁溶液浓度的增加,尾矿泥浆沉降速率和最终沉降孔隙比不断减小,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pH降低和Fe3+浓度增加,使得矿泥中黏土颗粒边缘电荷变为正电荷。在Fe3+的作用下,双电层被不断压缩,颗粒间静电力减弱。集聚体结构由边—面(EF)结构向面—面(FF)结构过渡,使得聚集体直径和孔隙减小,降低矿泥的沉降速率和最终沉降孔隙比。
关键词
尾矿泥浆,氯化铁,沉降机制
报告人
于海浩
桂林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于海浩 桂林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1日

    2021

  • 05月30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5月3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30日 2021

    提前注册日期

  • 07月10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11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大学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