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原位同步修复一体化设备环境技术验证评估研究
编号:10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08 18:08:04 浏览:344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地下水原位同步修复一体化设备涉及到计算模拟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修复效果、影响半径、系统稳定性、药剂的选择、系列模块化间的兼容、井体堵塞及极端条件下设备的性能等环节,各环节的技术原理和功能差异较大。由于受场地条件影响显著,一体化设备组合呈现多变性,多功能组件形成的海量数据和复杂控制模式,增加了统一验证评估难度。为科学评估该项集成技术,本研究依据全面具体、相对独立,层次清晰、协同匹配,切实可行、兼顾发展的原则,基于技术适用程度、环境效果及影响情况、经济费用效益等方面,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并应用分析测试、数理统计、数学模型、专家辅助评价等方法相关方法,重点针对处理效果指标、环境影响指标、运行工艺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定性结合定量评价该技术的真实水平及适用特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为标准,以科学、可靠的实际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将各层面评价指标耦合起来,形成定性及定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提出地下水原位同步修复技术与设备多样化场景构建方法,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地下水原位同步修复技术与设备ETV动态评估方法,开展示范应用,通过验证和优化,进一步完善该方法体系。本研究结果建立在一定科学原理基础上,将为地下水原位同步修复一体化设备的商业化市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王朋
成都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蒲生彦 成都理工大学
王朋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