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农用地环境质量驱动性污染因子研究
编号:69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5 11:09:19 浏览:67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6日 11:2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005] 分会场报告-721室 [5-4] 主题19:土壤环境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郭观林、雷梅)

暂无文件

摘要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是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管控的基础性工作,依据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对土壤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确定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的主要驱动性污染因素是因地施策提出高效精准土壤环境管控策略的关键因素。2018年,我国发布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并主要基于该标准将农用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鉴于该标准发布时间不长,目前基于该标准的公开研究还相对较少。为研究基于该标准的农用地环境质量类别的驱动性污染因素,本研究在我国华中地区某地开展了密集的农田土壤采样工作,共采集约2600个表层农田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样品中镉、汞、砷、铅、铬、pH等主要环境质量指标。通过随机森林法、主成分分析法、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各项指标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镉为最主要污染因素,主成分分析法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镉、砷、铅为影响该地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的驱动性污染因素。本研究为寻找基于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驱动性污染因素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为因地施策提出精准管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魏楠
助理研究员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稿件作者
魏楠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