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铅冶炼污染区镉的污染及风险
编号:70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17 10:17:14 浏览:75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5日 16:5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003] 分会场报告-722室 [3-2] 主题3:土壤污染物的毒性毒理与风险评估(孙红文、周友亚)

暂无文件

摘要
河南省济源市的铅冶炼活动已经有50年以上历史,目前,济源市全年铅产量保持在120万吨,锌30万吨左右。研究发现,铅冶炼污染土壤中的主要污染元素是镉,其次是铅。随着距离冶炼厂的距离增加,土壤中镉含量逐渐下降。对济源市土壤的调查表明,0-20 cm土壤全镉含量范围为0.23-92.7 mg kg-1,平均值为2.54 mg kg-1,中值为0.85 mg kg-1。铅冶炼过程中释放出的硫导致冶炼企业附近土壤pH的下降,这进一步增加了土壤镉有效性。对冶炼企业附近(<1000 m)野生植物的调查表明,野生植物地上部镉含量范围为3.97-66.5 mg kg-1,植物地上部对土壤镉的生物富集系数变化范围为0.07-5.40,平均值为1.42。对冶炼企业附近小麦籽粒的分析表明,小麦籽粒镉含量(y)与土壤全镉含量(x)的回归方程为y=0.142x+0.040(p<0.01)。对冶炼企业附近蔬菜的调查表明,大白菜和油麦菜的镉含量较高,分别为0.589和0.407 mg kg-1(鲜重),而白萝卜的镉含量较低,为0.0679 mg kg-1(鲜重)。对建筑物窗台灰尘的测定表明,灰尘中积累了较高含量的镉,但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灰尘镉含量在逐渐下降。镉含量高的灰尘进入下水道、生活垃圾或造成镉污染的扩散。距离冶炼企业不同距离处居民头发镉含量的测定表明,随着采样点到冶炼企业距离从1 km增加到6 km,居民人发镉含量从3.31降低到0.382 mg kg-1,但仍远高于其它研究者报道的0.23 mg kg-1的参考值,表明铅冶炼活动可能已经造成了当地居民身体中镉的积累。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李立平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稿件作者
李立平 河南工业大学
邢维芹 河南工业大学
IppolitoJame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赵强 河南工业大学
刘辉 河南工业大学
杨豪 河南工业大学
郑亚丽 河南工业大学
王王亚利 河南工业大学
李甜甜 河南工业大学
王雅乐 河南工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