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修复柴油污染土壤
编号:8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10-07 23:04:01 浏览:61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1年10月25日 19:0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005] 分会场报告-721室 [5-8] 研究生论坛-1

暂无文件

摘要
柴油是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石油产品之一。柴油燃料通常由具有 9 至 27 个碳原子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组成。当土壤受到柴油污染时,柴油的低挥发性、高疏水性和高吸附能力等不良特性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的物理化学成分。同时,这些负面影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也构成巨大风险。因此,近年来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土壤修复技术具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包括额外的化学品投加、较长的处理时间、复杂的处理条件和二次污染的产生。如果土壤中柴油的初始浓度很高,这些缺点会进一步放大,设计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土壤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项研究中,旨在评估介质阻挡放电 (DBD) 降解土壤中柴油的效率和可行性。在输入功率为180瓦、土壤深度为3mm、初始浓度为10,000mg/kg、土壤 pH 值为 7.1、水分为2%的条件下,柴油在40分钟内的降解率达到74%。柴油的去除效率在超过3毫米的土壤深度后显着下降。土壤湿度的改变会影响柴油的降解效率。当柴油的初始浓度较高时,烷基自由基的作用提高了其在土壤中的去除效率。降解过程中,得到最有效去除的为少于17个碳的碳氢化合物,副产物主要包括酯、酸酐和长链烷烃。另外,测试了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的实际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结果显示在180瓦功率下40分钟,饱和烃的去除效率为71%。因此,DBD可以为柴油燃料污染的土壤提供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赵婧怡
东华大学

稿件作者
赵婧怡 东华大学
刘亚男 东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5日

    2021

    10月27日

    2021

  • 10月10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0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3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土壤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工程专业委员会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