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2021-05-24 16:48:53
涪陵气田江东区块不同岩相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
涪陵气田江东地区,富有机质页岩,五峰组-龙马溪组,孔隙表征,分形特征
全文录用
加奥启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孔隙流体运移行为、天然气赋存和富集机制密切相关,最终影响了页岩气的可采储量。近年来,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被用来研究页岩复杂的孔隙体系,例如,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FIB-SEM)和CT扫描等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或气体吸附、高压注汞、流体自发渗吸等流体注入技术,可以用来直接观察或间接获得页岩储层内纳米尺度孔隙形态、孔径分布和连通性等孔隙结构特征。尽管这些测试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促进了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几何特征的表征,然而对于不同岩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对比研究尚不充分,不同岩相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的差异对储气和孔隙演化的影响有待深入。 作为衡量多孔介质孔隙复杂程度与非均质性的方法和理论,分形理论近年来在页岩储层研究过程逐渐被广泛使用。前人大多通过气体吸附或高压压汞实验计算得到特定孔径范围内的分形维数,但考虑到非均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往往发育多尺度(包括纳米-微米-毫米等)复杂孔隙空间结构,导致其孔隙结构常具有分形特征与研究尺度密切相关。因此针对页岩从微孔至大孔的孔隙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量化和差异性分析有助于了解孔隙发育、气体吸附-解吸行为和流动机理,也对进一步了解页岩气储层的孔隙发育和保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