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侏罗系大安寨段泥页岩层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来源探讨
编号:12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20 13:52:58 浏览:220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针对川北侏罗系陆相泥页岩层系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较为薄弱的问题,利用岩石热解、显微组分分析、镜质体反射率、饱和烃和色谱-质谱、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手段,对元坝地区大安寨段泥页岩层系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并探讨了有机质来源及形成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大二亚段是元坝大安寨段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层段,其中④小层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且普遍达到高成熟演化阶段,整体可达一般—好烃源岩标准。综合分析母源输入及沉积环境认为,大二亚段泥页岩有机质以陆源高等植物来源为主,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为辅,各小层的混源比例略差别。整体沉积环境为还原条件下的咸水湖相沉积,向上可过渡为微咸水或淡水湖泊沉积,沉积相变较快,导致大二亚段内各小层泥页岩与灰质频繁互层,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有机质来源;地球化学;泥页岩;大安寨段;四川盆地
报告人
李倩文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稿件作者
李倩文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