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海相残留盆地页岩气三因素控藏浅析
编号:2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1-06-16 11:21:59 浏览:36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工作的逐渐深入以及川南地区页岩气勘探领域的不断拓展与突破,页岩气甜点控因已成为山地页岩气选区评价与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1-6]。昭通作为四川盆外南方海相残留盆地的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示范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改造,页岩气富集、赋存地质及工程施工条件复杂,优质储层非均质性及天然微裂缝发育状况、工厂化作业条件等均给水平井钻采施工带来严峻挑战。经结合页岩沉积背景与环境、改造历程与成烃环境、顶底板围岩封闭性能,提出南方海相残留盆地页岩气甜点分布主要受沉积期岩相、改造期变形强度及保存期封闭性能三因素控制。明确沉积期深水陆棚缺氧相是控制页岩气分布的源储因素,改造期弱变形稳定区是控制页岩气富集的保存因素,成藏期立体封闭是控制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图1)。
综合昭通示范区海相页岩处于过渡型盆缘、发育过渡性相带,页岩经历过多期埋藏生烃演化,气藏被多期多方向构造线分隔成多类型封闭单元,甜点区(气藏)分布总体可划分为背斜型、向斜型及斜坡型三种赋存模式。其中,背斜型以富集页岩原油裂解气为主,主控因素为后期改造强度与保存单元封闭性能,甜点区以孤立、继承性背斜为主;向斜型以富集页岩干酪根热降解气为主,主控因素为沉积相带及保存单元封闭性能,甜点区多连片分布、以继承性宽缓复向斜为主;斜坡型以富集混源气(原油裂解气及干酪根热降解气)为特征,甜点区多沿背、向斜间的翼部过渡区分布。上述页岩气成藏类型与甜点区分布表明遭受过强改造、高演化的南方海相残留盆地区页岩气控制因素复杂,具有多期与复合成藏特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