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 2021-07-12 12:07:15
福建沿海夜间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福建沿海夜间,短时强降水,触发及维持
摘要录用
郭弘 / 福建省罗源县气象局
刘通易 / 福建省气象台
范能柱 / 福建省气象台
潘宁 / 福建省气象台
福建沿海夜间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郭 弘1  刘通易2  范能柱2  潘 宁2


(1.福建省罗源县气象局,罗源350600   2.福建省气象台,福州 350001)



       本文利用福建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筛选2013-2017年非台风期间沿海夜间(20-08时)短时强降水个例。分析时空分布特征、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并分类。选取典型个例,运用区域自动站、雷达及卫星等多源资料,探讨地面、边界层及地形等因子对强降水的触发及维持。结论如下:

  1. 2013-2017年沿海夜间共33例短时强降水,5月、8月为高发时段,持续时间以3小时为主,降水开始时间22时-0时存在峰值。平均降水强度4-9月为40mm/h。环流背景可分为切变辐合型、北风型、南风暖区型、副高低层辐合型及偏东风型。北部及南部沿海夜间强对流明显。南部型主要发生于漳厦泉,华南前汛期850hPa切变南侧暖湿气流作用下易产生。北部型主要分布于宁德福州,受华南后汛期低层切变线辐合线及沿海冷空气渗透作用。

  2. 2016年8月27日宁德福州沿海强对流,受近地面风场辐合、夜间偏东风增强及地形共同作用回波初生。低层风场辐合促进回波发展、合并及增强,沿海偏北风增强使回波发展成熟后不断南移,维持降水强度。2014年8月11日宁德特大暴雨,冷空气、水汽及低层切变维持,中小尺度系统活跃,地形迎风坡降水效率高。MODIS测量的对流区域云顶高度达16000米,云顶亮温50k以下,利于强对流发生。2015年7月22日漳州南部暖区暴雨。冷池辐散出流与线状对流移动方向前部偏南风辐合抬升,使得线状对流向东北方向发展维持。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6日

    2021

    11月07日

    2021

  • 10月16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2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12月07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