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一次北部湾海雾过程的生消特征分析
编号:139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1-10-12 16:17:58 浏览:794次 墙报交流

报告开始:2021年11月06日 08: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0min

所在会场:[PS] 墙报交流 [PS1] 墙报交流

摘要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是海雾灾害性天气多发地区之一。2020年12月26-28日,北部湾及其沿岸出现了持续性大雾,对北部湾沿岸交通、渔业生产、船舶航行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广西地区陆上测站多位于海雾边缘,这些数据较难真实反映海岛、海上雾的特征。同时,北部湾三面均为陆地,海岸线复杂,曲率较大,海雾的发生具有较强的局地性。因此,本文将北部湾海域划分为6个海区,采用北部湾沿岸14个海岛站、1个浮标站等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北部湾海雾过程的生消特征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北部湾钦州湾海域、中部海岸、西部海岸连续3天出现大雾,维持时间长。此次海雾过程是受地面形势场上入海高压后部东到东南气流和850hPa西南气流影响,来自南海的水汽向广西和北部湾不断输送,且在北部湾钦州湾海域、中部海岸、西部海岸有明显水汽通量辐合。北部湾上空暖平流增强,形成逆温层,大气层结稳定,湿层深厚且维持时间长。暖湿气流到达北部湾北部冷海域,北部湾3个海区气海温差大多为0-1.5℃,海气界面稳定。之后,海上变性高压逐渐东移消散,北部湾水汽输送条件明显不足,水汽通量为辐散,暖平流和逆温层逐渐消亡,低层大湿区范围明显缩减,近地层相对湿度也急剧下降,最终导致3个海区海雾消散。
 
关键词
北部湾海雾;平流冷却雾;生消特征;水汽输送; 海气温差
报告人
伍丽泉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稿件作者
伍丽泉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郑凤琴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6日

    2021

    11月07日

    2021

  • 10月16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2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 12月07日 2021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