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 2022-05-10 16:07:39
河南省“21·7”极端暴雨灾害多区域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投入产出模型,间接损失,多区域,河南极端暴雨
摘要录用
刘远 / 国家气候中心
王国复 / 国家气候中心
在极端气象灾害趋于频繁和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巨灾对关联地区造成的间接损失逐渐成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重点。本研究采用一种适应性多区域投入产出(Adaptive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AMRIO)模型,在地级尺度开展了河南省“21·7”极端暴雨灾害间接损失的评估分析。模拟结果显示AMRIO模型在极端暴雨灾害的间接损失评估中适用性良好,通过有效核准参数,能够实现极端暴雨灾害事件间接损失的快速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巨灾导致的间接损失不容忽视。在当前的救助力度和重建速度情景下,河南省“21·7”极端暴雨灾害的重建期约为5年,期间河南省产生的间接损失约为2444亿元,是直接经济损失的1.8倍,此次极端暴雨灾害总经济损失达到3793亿元。郑州市、新乡市和鹤壁市遭受的间接损失最为严重,间接损失值分别达到696亿元、250亿元和170亿元,尤其是鹤壁市,此次灾害的间接损失相当于近四年鹤壁市的GDP增长率。(2)中小城市更应该关注巨灾造成的间接损失。中小城市间接与直接损失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说明中小城市更容易遭受巨额的间接损失。即使一些中小城市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但是地区间和行业间产业关联导致的间接损失依然对当地经济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3)农业和制造业是此次河南极端暴雨灾害中最为脆弱的行业。河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农业损失产生的前向关联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制造业,在所有地市中这两个行业均承担了超过半数的间接损失。(4)适度的超额生产能够显著减轻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超额生产能力和适应时间是影响灾后恢复重建进度的两个重要因素,相比于无超额生产情景,当前的救助力度和重建速度情景下重建期缩短了约40个月,间接损失也由此减少了约322亿元。但是,也应该意识到更高的超额生产能力意味着高昂的重建资金投入,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适度的救助力度和重建速度。

本研究对河南省“21·7”极端暴雨灾害开展了地级尺度的间接损失评估,能够补充国内灾害多区域间接损失评估案例缺乏的现状,为其他巨灾案例提供了一定参考。但是同时也应当指出,本文是对灾后重建进程进行的理想化模拟,是对河南省各地市的间接损失的初步评估。AMRIO模型缺乏对保险策略、企业库存、行业间贸易替代以及灾后劳动生产力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在实际灾害风险管理中,上述这些非工程性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并减轻灾害损失尤其是间接损失,这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