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次暖区暴雨的演变及云微物理特征模拟
编号:13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2 09:39:50 浏览:185次
墙报交流
摘要
为更深入的研究河北中北部暖区暴雨的演变及云物理机制,采用WRF4.0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20年6月25—26日一次暖区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造成暴雨的云微物理特征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河北中北部处在冷涡东南象限,存在有明显的冷平流、大风速核和明显干区;低空存在风速的辐合及明显的湿区;地面上暴雨中心廊坊位于冷锋南侧暖区。此次暖区暴雨短时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极端性强,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2)此次暖区暴雨云微物理过程中包含冰相过程和混合相过程。最大雪粒子混合比远大于最大雨水混合比,说明丰富的固态水凝物对河北中北部暖区暴雨十分的重要。暖区降水主要以对流性质的混合云为主,有较高雪含量,说明对流云发展比较旺盛,高层大量的雪落入融化层,促进水汽的凝结过程,有利于降水量的增加。暴雨中心廊坊地区700hPa以下有暖平流,还有明显的上干下湿特征,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3)动力条件上看,暴雨区上空正涡度中心再次加强,随高度的升高向西略有倾斜,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高层强烈的辐散造成抽吸作用导致上升运动及低层辐合的发展,有利于低空急流的形成和维持,为暴雨区不断输送水汽,造成强降水。通过研究,对暖区暴雨的云物理变化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提高类似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提供科学参考。
稿件作者
彭敏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王清川
廊坊市气象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