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暖区暴雪云微物理模拟与中尺度特征
编号:20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4 11:20:58 浏览:278次 墙报交流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暖区暴雪罕见且易致灾,对其准确预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中选取发生于2016年11月中旬一次典型新疆北部暖区暴雪过程,采用WRF V4.1.3中尺度模式分别对Lin、Thompson、WDM6和WSM6四种云微物理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多源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Lin方案模拟效果最佳,能够较为成功地反映此次暖区暴雪主要降雪特征,利用试验结果可进一步分析水凝物粒子垂直分布及演变特征,探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1)暖区暴雪的对流不稳定过程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下层,云中霰、雪、冰晶、云水含量依次减小,云水含量远小于其他水凝物粒子,降雪以冰相粒子活动为主。冰晶粒子分布在最高处,随后是雪粒子、云水粒子、霰粒子,山脉迎风坡附近四种水凝物粒子的高值中心在垂直分布上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粒子的垂直分布特征与暴雪的形成息息相关,各粒子在垂直方向上出现较大增量有利于相互转化。(2)在上游水汽相对饱和湿区和比湿高值区的持续东移补充下,阿尔泰山脉西麓迎风坡阻挡低层水汽耗散,产生源源不断的水汽辐合,使降雪期间暴雪区中低层为高湿高饱和,充沛的水汽为暴雪的产生和雪强增强提供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层结条件。(3)阿尔泰山以西低空偏南急流引导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的同时又与地形配合,为降雪提供了持续的上升气流和不稳定条件,强上升运动区和强降雪落区对应较好,强降雪处于两组次级环流之间宽广的上升气流区,垂直运动爆发性增长有益于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大暴雪的发展和维持提供较强的动力抬升条件。
关键词
暖区暴雪,数值模拟,云微物理,中小尺度
报告人
李桉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稿件作者
李桉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