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为污染对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影响
编号:27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5 23:49:41 浏览:22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异戊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由陆生植物释放到大气中,排放量约占全球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总量的一半。这种天然源VOC具有高度活性,在大气氧化过程中贡献大量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从而对空气质量和气候产生巨大影响。
异戊二烯在气相氧化过程中生成一类极其重要的中间体——异戊二烯环氧二醇(IEPOX),对全球范围内SOA的贡献可达10%~30%。之前的研究普遍认为,IEPOX只能在偏远的森林地区等NO浓度较低的清洁大气中形成。然而事实上,在全球城市大气中NO浓度水平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也经常观测到IEPOX所形成的SOA的示踪物。此外,先前的实验室研究表明,异戊二烯形成的SOA随着NOx的升高呈现非线性响应,目前尚无法解释在高NOx下依然有较高SOA产率的现象。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基于理论计算提出了一种在有NO驱动作用下生成IEPOX的新机制,即在高NOx条件下,异戊二烯羟基硝酸盐(IHN)的氧化可以形成IEPOX。我们在中国特大城市北京开展的一项外场观测结果显示,在上午时段和下午稍早时段,这一途径可能导致50%以上的IEPOX产生,在11点左右最高可达80%。本研究有助于解释在城市地区污染条件下异戊二烯形成SOA的机制,对于研究人为源和天然源排放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