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中东部一次区域性暴雨的诊断分析
编号:6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2-07-01 23:34:27 浏览:20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气象资料,我们具体就2020年7月1日当天以及第二天贵州铜仁地区发生的区域范围内的暴雨极端天气的发生展开了针对性的探讨过程,探讨其具体的发生机制。从结果角度来看,形成这一状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高空低槽以及中低层低涡切变等情况的综合影响,因此这一暴雨现象具体为典型的暖区的暴雨现象。本次过程以对流性强降水为主,其环流背景为副高西伸,受副高阻挡,位于川东低槽移速慢,高原高压维持,贵州维持槽前受西南气流影响;700hPa与850hPa上低涡切变在四川东部—贵州西部,在多股气流的综合作用下,暴雨的形成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水汽条件以及动力水平。而中尺度地面辐合线则通过维持作用持续使得地面的辐合因此出现了抬高的总体态势,也正是因此出发了本次的流暴雨现象。而在这一过程之前,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CAPE是总体较大的,而且不稳定能量也呈现出明显积蓄的总体态势,而雨势在减弱的过程中CAPE得以释放;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之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列车 效应,而这正是区域范围内不断发生暴雨现象的主要形成因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