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典型污染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以晋祠泉为例
编号:141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11:05:51 浏览:47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和健康事故。岩溶含水层由于盖层薄,管道裂隙连通性好,具有污染敏感性强、污染风险巨大。由于岩溶介质空间变异性强,岩溶水的污染源及污染途径识别困难。然而,识别岩溶水的污染源,揭示其污染行为,划分其污染模式是阐明其变质机制和推进水资源长期保护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晋祠泉域为例,综合运用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同位素指纹技术来分析和揭示岩溶地下水污染特征、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研究表明,岩溶水特征污染因子为Cl-、SO42-、NO3-。岩溶主要污染源为受生活污水影响的汾河水、煤矿开采形成的老窑水以及受农业活动影响的孔隙水。岩溶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如下:(1)受污染的汾河河水垂直泄漏污染;(2)上覆煤层采空区内的赋存老窑水串层污染;(3)岩溶水过度开采造成的孔隙水反向补给。据此,提出了中国北方典型岩溶大泉的污染概念模型。该研究为岩溶地下水污染溯源及诊断工作提供了具体思路,对科学防治岩溶水污染、合理开发岩溶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北方岩溶;多同位素示踪;污染模式
稿件作者
王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旭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