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贡嘎山冰川变化研究
编号:200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3:34:02 浏览:48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冰川是地球冰冻圈和淡水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径流等水资源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调节作用(Zhao Fanyu et al., 2022)。冰川作为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对研究气候变化、地表水变化和冰川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贡嘎山地区是横断山系与青藏高原东南缘最大的海洋冰川群发育中心。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贡嘎山冰川呈现出明显的面积退缩、雪线上升和冰储量减少的趋势,这为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安全和水灾害防治带来隐患。
本研究将结合卫星遥感数据、DEM、站点气象数据等,分析贡嘎山地区近27年(1994–2021)的冰川面积变化,评估不同地形特征下冰川面积分布特点,并研究气候变化(降水和气温)对冰川消融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结合Landsat数据和Randolph冰川编目(Randolph Glacier Inventory, RGI) 6.0数据,分析1994年至2021年(间隔4或5年)贡嘎山冰川的面积变化,使用高分1号(Gaofen-1, GF-1)数据评估冰川边界的不确定性;(2)使用ASTER GDEM V3数据,分析不同地形特征(朝向、坡度、海拔带)下,贡嘎山冰川消融特征;(3)基于气象站点插值获得的格网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贡嘎山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并评估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近27年来,贡嘎山地区冰川面积以-1.04 ± 0.78 km2/a的速度显著下降。东坡冰川发育较好,其面积占所有贡嘎山冰川面积的50%左右,且主要分布在海拔5000–5300米和坡度5°-40°的地区。贡嘎山地区夏季总体气温以0.19°C±0.02°C/10a的速率升高,年降水量以2.23±11.86 mm/a的趋势增加。相较于降水,气温的升高在冰川消融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将加深对海洋冰川快速消融与不同地形特征关系的理解,探究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护的决策,也可为类似地区的冰川变化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
稿件作者
周帅波
成都理工大学
孙章丽
成都理工大学
孙佩军
西北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