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半干旱地区湖滨带尺度景观对水质影响识别
编号:316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23:07:14
浏览:52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中国大部分湖泊都面临着水质恶化和湖岸带净化能力下降的问题,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所致。湖岸带的关键宽度由于自然地理特征和污染物种类的不同而差异很大,目前尚未开发出通用的识别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展研究,重点关注不同地区湖岸带内水质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湖岸恢复规划的制定。本研究通过2015年至2019年的现场监测,确定了中国吉林省西部49个湖泊的水质时空格局。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宽度湖岸带内水质与景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氮对富营养化的贡献更大,而氟化物浓度异常高。随着湖岸带宽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湖岸湿地被转化为农田。湖岸景观对水质的影响因地区和季节而异,150米的关键宽度对水质影响最大。农田和盐碱地解释了不同季节水质变异的近50%。结果表明,在该地区预防富营养化需要对氮和磷进行双重控制。农业活动和严重的土地盐碱化是扩散污染的主要原因。所提出的湖岸带关键宽度识别方法证明是有效的,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湖岸恢复计划不仅应强调将农田还原为湿地,提供有效的植被缓冲带,还应积极倡导改善盐碱地,防止盐分转移至湖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