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二十年土地覆被变化的生物物理气候影响效应研究
编号:340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5:05:30 浏览:44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土地覆被变化是地表温度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蒸散发等特征影响地表能量平衡。中国近20年来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实施了如退耕还林、还草等众多生态工程,土地覆被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系统分析中国土地覆被变化情况,量化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在地表温度变化中的贡献对于理解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探讨中国近20年土地覆被变化的气候效应,基于遥感卫星观测的土地覆被数据与地表温度数据,运用时空置换法对比邻近不同土地覆被的地表温度,评估了2003年至2020年中国土地覆被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2000至2020年间中国土地变化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耕地向森林以及裸地向草地等转变为主,分别占国土面积的0.87%,0.70%和0.62%;(2)土地覆被变化的生物物理影响导致全国平均增温0.0040℃;其中,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在各地区都呈现增温,平均增温0.0229℃;耕地向森林转的效应呈现区域差异,在西南地区降温最为明显,在北方地区呈现出增温,平均增温0.0026℃;裸地向草地转变整体呈降温,平均降温0.0072℃。研究结果得到了近20年中国覆被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的主要影响,不同土地覆被变化造成的温度效应不同,并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为评价土地利用政策与土地规划的气候效益提供了参考,对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以延缓全球变暖有一定指导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