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溶解有机碳的时空动态及其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编号:342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5:12:25 浏览:47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9: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20] 20、地球关键带与全球变化 [20-2] 20-2 地球关键带与全球变化

暂无文件

摘要
泥炭地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天然的甲烷排放源。在当前“双碳目标”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深入理解泥炭地的碳动态变化以及影响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至关重要。溶解有机碳(DOC)是泥炭地碳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DOC的动态变化不仅影响泥炭地的碳平衡,进入水体后也会引发微生物降解和碳排放。
前期研究已经发现,泥炭层中的DOC与甲烷具有相似的放射性碳年龄,但是对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仍然很薄弱,特别是对于深层泥炭DOC的动态变化的研究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隶属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开展了长期的DOC时空动态变化监测,采集了表层泥炭(0 ~ 10 cm)和深层泥炭(20 ~ 30 cm、50 ~ 60 cm、100 ~ 110 cm)的孔隙水样品,以及河流和湖泊水样,测试了这些水样的DOC浓度和化学性质的时空变化,同时结合温室气体分析仪,旨在探讨泥炭地DOC动态及其与甲烷排放的关系。
通过长期监测,我们发现大九湖泥炭地的DOC浓度和化学性质具有季节和垂向的时空变化。表层泥炭DOC浓度高于深层泥炭,而河流和湖泊的DOC浓度显著低于泥炭。与深层泥炭相比,表层泥炭的DOC一般具有更高的芳香性、更低的腐殖化度和更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在夏季高水位时期,表层泥炭的DOC浓度显著增加,同时河流和湖泊的DOC输出也增加。相反,深层泥炭的DOC浓度和化学性质在不同季节基本保持不变。泥炭孔隙水pH、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和降雨量是控制泥炭孔隙水DOC浓度和化学性质的主要环境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大九湖泥炭地的甲烷排放通量与表层泥炭的DOC浓度呈正相关,而与深层泥炭的DOC浓度无关,表明表层泥炭DOC浓度的增加可能促进了甲烷排放。这些监测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评估泥炭地的甲烷排放时特别需要考虑表层DOC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
泥炭地,溶解有机碳,甲烷
报告人
张一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张一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黄咸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阳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阿木铁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千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明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