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高分辨率在线轨道阱质谱技术的大气含氮含氧有机分子精确测量研究
编号:346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3:55:18 浏览:53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大气含氧有机分子(Oxygenated Organic Molecules,OOMs)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含氮含氧有机分子(N-containing OOMs)在污染大气条件下是OOMs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氮原子,具有较大分子质量,精确识别这类有机物种,对质谱的时间分辨率和质量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超高分辨率轨道阱质谱技术和在线电离/进样技术的耦合,开发了一套在线轨道阱质谱测量系统并将该测量系统应用于N-containing OOMs的测量中,在上海城市地区的连续两周外场观测中,精确识别了超过500种OOMs分子,其中N-containing OOMs的数浓度占比达到80%,且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含两个氮原子的N-containing OOMs(2N-OOMs)的占比越来越大。研究发现脂肪烃是生成2N-OOMs的最主要VOCs前体物,其次是苯系物和单萜烯。其中日间OH自由基的氧化过程是苯系物、脂肪烃生成2N-OOMs的重要途径,对于单萜烯而言,日间OH自由基和夜间NO3自由基的氧化过程同等重要。此外,PM2.5污染过程会伴随着2N-OOMs绝对浓度的抬升,其中脂肪烃前体物生成2N-OOMs的相对占比尤其是高碳物种比例都会提升。就氧化程度而言,芳香烃生成2N-OOMs的含氧数最高,其次是单萜烯和脂肪烃生成的2N-OOMs,日间生成的2N-OOMs氧化程度普遍高于夜间氧化,较低的氮氧化物浓度有利于高氧化产物的生成。这些结果表明了不同VOCs前体物分子在不同大气氧化条件下生成N-containing OOMs的差异和特征以及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