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7: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9min
所在会场:[2A] 2A、地球化学 [2.3] 有机地球化学专题
碳同位素对于研究油气保存条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揭示复杂构造变形区保存条件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进一步完善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体系,以长宁、涪陵、正安地区五峰-龙马溪组为例,结合天然气组分、同位素测试分析资料,通过页岩系统内流体组分、同位素的横向对比,探讨了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碳同位素倒转机制及倒转程度与页岩系统封闭性的关系,并基于干酪根生烃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动力学分馏模型,建立了定量表征页岩系统保存条件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高-过成熟阶段原油二次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相混合是导致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发生倒转的主要原因。(2)封闭系统是形成倒转的重要条件,页岩气碳同位素倒转程度与页岩系统的封闭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页岩保存条件评价的定性指标。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地区碳同位素倒转程度(δ13C1-δ13C2)存在明显差异,受原油二次裂解气贡献程度的影响,自盆外正安地区到盆内涪陵、长宁地区,原油二次裂解气的占比依次增大,碳同位素倒转程度增大,页岩含气量也依次增加,指示页岩系统的封闭性逐渐变好。(3)甲烷碳同位素(δ13C1)页岩保存条件定量评价模型显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系统的开放程度在正安地区约73%~82%,涪陵地区约70%~77%,长宁地区约65%~70%,保存条件自盆外到盆内依次变好与定性评价结果一致。基于上述认识,结合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生烃史,重建了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保存条件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结论认为: 在构造演化过程中,燕山-喜马拉雅运动对上扬子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差异构造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现今系统的开放程度θ在长宁、涪陵、正安地区依次增大。保存条件的差异是导致长宁、涪陵、正安等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构造变形比较强烈的地区,良好的保存条件对页岩储层的形成以及页岩气的富集至关重要。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