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古洪水沉积的光释光和14C测年对比研究
编号:94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11:17:50
浏览:57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古洪水事件的年代序列对古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沉积物来源和沉积过程复杂,对古洪水沉积进行准确定年的难度较大。本研究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夏日哈河和香日德河的多个古洪水剖面开展详细的光释光(OSL)和14C对比研究,旨在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可靠的洪水沉积年代序列。研究表明:1)大部分粗颗粒石英的等效剂量分布较为离散,说明样品存在晒退不完全的问题,最小年龄模型更适合于洪水沉积物的OSL测年。2)基于OSL结果对比,不同剖面不同粒径石英的晒退存在显著差异,并都受晒退影响,结合沉积环境分析认为这主要受沉积过程和物源影响。3)碳屑、灰烬、全样有机碳的14C和OSL结果对比发现,除少量碳屑和灰烬的14C和OSL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外,其余碳屑和全碳的14C测年结果均比OSL年代老,14C年代的高估可能受“老碳”沉积和二次搬运的影响。4)OSL测得的样品年龄范围为5.3-0.7 ka,符合地层沉积序列,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在中晚全新世古洪水活动频繁。最后,建议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和不同粒径的简单估测来选择合适粒径进行水成沉积物的OSL测年,同时优先选择遗址中发现的碳屑进行14C测年作为交叉检验以提高可信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