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 2023-04-22 00:37:40
高原地区进藏人群适应性热需求特征研究
高原;进藏人群;适应;热舒适
摘要待审
宋聪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艳峰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康佳敏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孙欣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青藏高原地区常年寒冷干燥、低压缺氧,与平原地区气候存在明显差异。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保障大量内地进藏旅游、工作、常驻人群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区别于对低温低氧环境自然习服的世居高原人群,进藏人群在机体适应机制调节下,经历热湿氧环境强烈变化的应激过程,此外,进藏人群的热舒适还受到进藏时间等因素影响,其对建筑室内环境的热需求既不同于高原世居人群,也难以直接延用内地标准。因此,为营造适宜于进藏人群的室内热环境,需要对进藏人群热适应水平差异及热需求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首先定量分析了藏区与平原热湿气候差异,并针对进藏人群在典型季节的热湿环境暴露变化展开分析,量化了进藏人群面临的热湿环境应激强度;进而,针对进藏时间、来源地气候等差异,在不同类型进藏人群中开展了高原藏区室内外热湿环境与进藏人群热舒适现场调研测试,包括热湿氧物理环境现场测试、人体热湿反应主观调查与生理参数测试,并通过聚类分析将进藏人群的适应水平划分为应激代偿、适应代偿和基本适应三个层级;此外,区别于湿润环境下人体以汗液分泌为主的显性特征,干燥环境下人体多为非显性出汗,且具有部位多发、症状多样等特征,研究提出了基于生理症状指标的高原环境干燥度评价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影响因素中,进藏时间对于人体的环境适应水平影响权重最高,从初期应激代偿到基本适应,随着对高原环境适应水平的持续演进与增强,进藏人群的热中性温度逐渐降低,热敏感度逐渐下降,可接受温度范围由20.3-26.2℃拓宽至17.6-28.7℃;身体不同部位对高原干燥环境的敏感性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唇部、鼻腔、皮肤、喉部和眼睛;随着对高原环境适应水平的提升,进藏人群对湿环境的不舒适率由初期的68%降至20%以下;在可接受温度范围内,干燥环境对人体热舒适影响并不显著,但人体干燥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共同影响,为保证各适应层次进藏人群的湿舒适,高原建筑室内相对湿度不宜低于42%,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地区建筑室内湿环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6月16日

    2023

    06月18日

    2023

  • 03月01日 2023

    提前注册日期

  • 06月16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18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