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 2023-10-23 17:58:11
高风险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协同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风险管控,阻控设计,服役性能,源消减,长期监控
摘要录用
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采用阻隔技术管控高风险污染地块已成为重大需求,在后修复时代发展趋势显然,并在近年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受限于“风险源未消除或降低”,逐年增加的“僵尸”管控地块无法开发利用。同时,由于阻控屏障设计依据不足,材料功能单一、施工质量难以有效控制,阻控屏障的服役性能尚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针对风险管控地块,如何保障阻控屏障的服役性能,并在服役期内结合需求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目标和治理模式,基于水土环境质量的长期监测和制度控制,协同原位绿色修复技术实现污染源消减降低风险的方法,尚缺乏研究与实践。

本项目结合室内试验获取阻控屏障功能材料性能参数,提出多场景阻控屏障设计方法,借助大型模型试验评估阻控屏障的长期服役性能。改良传统施工技术,研发多轴小直径搅拌桩和HDPE膜相结合的多种新型垂直隔污屏障技术与设备,提高屏障隔污性能和施工便利性。

基于典型高风险污染地块关键风险问题和治理模式的筛选,提出分区分类“管控+修复”的治理模式。建立兼顾环境(水、土、气质量)与工程安全(阻控屏障体变形)的多因素高风险污染场地长期监控体系;针对不同分区的特点,研发适用的原位绿色降解、精准多相抽提等与长期监控体系耦合的污染源削减系列技术,为高风险污染地块的管控和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5日

    2023

    11月08日

    2023

  • 10月25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4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 11月05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