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 2023-10-09 14:08:01
草酸改性铁炭材料强化修复六价铬污染场地效果及机理研究
零价铁,草酸,生物炭,电子转移,六价铬污染场地
摘要录用
谢莉鸿 / 北京化工大学
张婷婷 / 北京化工大学
六价铬(Cr(VI))具有“三致”毒性,Cr(VI)污染土壤的修复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湿式球磨法制备生物炭上草酸修饰零价铁(OA-ZVI/BC),用于修复Cr(VI)污染土壤。微观表征表明ZVI在生物炭上分布均匀,湿法球磨也增强了生物炭与ZVI界面相互作用。电化学分析表明,OA-ZVI/BC具有较强的电子传递能力和较强的腐蚀性能。此外,添加1,10-菲罗啉对Cr(VI)去除的抑制效率表明,OA-ZVI/BC中有丰富的Fe2+生成,这有助于Cr(VI)还原为Cr(III)。通过理论计算进一步表明,草酸修饰后的ZVI更容易与Cr(VI)发生固-固界面反应,并且有更多的电子转移到Cr(VI)上。当其用于修复Cr(VI)污染土壤时,OA-ZVI/BC能钝化96.7%的总Cr(VI),并维持90天稳定。采用毒性特征浸出法(TCLP)和简单提取法(SBET)分别评价了Cr(VI)的浸出毒性和生物可及性。经OA-ZVI/BC修复后,土壤中TCLP-Cr(VI)由10.04 mg·L-1降至0.11 mg·L-1,远低于ZVI/BC和OA-ZVI修复土壤的1.5 mg·L-1和4.1 mg·L-1。经过3个月的修复,Cr(VI)的生物可及性降低了93.5%。形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OA-ZVI/BC修复后,土壤中的Cr组分由弱酸可提取转化为更稳定的形式(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在草酸、生物炭和湿球磨的协同作用下,OA-ZVI/BC对Cr(VI)污染土壤表现出优异的修复效果,其修复机制包括吸附、还原(Fe0/Fe2+、Fe2+/Fe3+)和共沉淀。总之,本研究制备的铁基钝化材料效果稳定且环境友好,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5日

    2023

    11月08日

    2023

  • 10月25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4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 11月05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