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山成矿带芨岭铀矿床钠长岩成因:来自磷灰石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编号:105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1:25:38 浏览:86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6: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S15-1]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1、专题15.6(18日下午,403)

暂无文件

摘要
芨岭铀矿床是我国典型的钠交代岩型铀矿床,其交代流体的来源一直不清楚,制约了对钠交代型铀矿床成矿机制的认识。磷灰石是岩浆-热液矿床的贯通矿物,是追踪流体来源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对芨岭铀矿床钠长岩中的磷灰石开展了电子探针主量元素、LA-ICP-MS 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并与区内原岩花岗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磷灰石进行了对比,得到如下结果:(1)芨岭矿床钠长岩形成于晚志留世(429 Ma),与区内花岗岩(441~435 Ma)和正长岩(428 Ma)的形成年龄相近;(2)相比区内花岗岩中岩浆磷灰石,芨岭矿床钠长岩中的磷灰石具有明显偏高的 Cl、Sr、Y、Th 和 U 含量,以及偏低的F和Fe含量及F/Cl 比值;(3)芨岭钠长岩中的磷灰石显示出与正长岩中磷灰石相似的轻稀土元素含量和 Sr/Y 比值。上述结果表明,芨岭铀矿床的钠长岩属于热液起源,钠交代流体(包括高温铀成矿成矿物质铀)来源于区内同期正长岩的结晶分异作用,属岩浆-热液流体范畴。研究结果表明贯通主体花岗岩和北部正长岩的构造区是芨铀矿发育高温铀成矿作用的有利地区。
 
关键词
芨岭铀矿床;龙首山铀成矿带;钠长岩;磷灰石U-Pb年龄;岩浆热液
报告人
马勋娇
硕士研究生 东华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马勋娇 东华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