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流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水供给服务供需格局特征
编号:171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45:27 浏览:79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5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S4-5]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10(19日上午,209)

暂无文件

摘要
太行山区水供给服务供给、需求和服务流的研究能够明确其供需格局,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太行山区岗南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角度分析水供给服务供需格局。静态水供给服务流量是平衡需水量后的剩余产水量,动态的水供给服务流量包括接收上游的水供给服务流和平衡需水量后的剩余产水量。研究结果表明:(1)岗南水库流域水供给服务的年水供给服务盈余量为4.66×108m3。(2)动态和静态水供给服务流在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在海拔梯度上,两者均与海拔呈现负相关关系,静态水供给服务流相关性不显著,动态水供给服务流显著相关。(3)基于静态和动态生态系统服务流得出的岗南水库流域水供给服务供需格局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基于动态水供给服务流的供需格局中需求区的个数明显少于基于静态水供给服务流的供需格局中的数量。岗南水库流域基于动态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水供给服务供需格局中需水区为实际缺水区域,基于静态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水供给服务供需格局中需水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区,供给区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补偿潜在区域。以上结果为山区水资源安全合理利用与分配以及生态补偿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优先保护区、识别方法、供应、需求
报告人
高会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稿件作者
高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刘金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