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作用促进土壤团聚体的粉尘释放
编号:2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09:51:19 浏览:91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2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2]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0、专题11.11、专题11.15、专题11.16(18日下午,212)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变暖背景下逐渐加剧的冻融循环过程通过改变土壤表层结构和力学性能显著影响寒冷地区的土壤侵蚀。团聚体是维持土壤抗侵蚀能力的重要结构,目前针对冻融影响下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在风力作用下的粉尘释放过程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开展冻融作用下土壤团聚体的微观劣化过程及粉尘释放机理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可溶性盐分含量与冻融循环次数对粉尘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使得团聚体间产生偏转与分离运动,内部裂缝增多甚至发生局部破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和盐分的增加,风蚀侵蚀率和粉尘垂直释放通量先增加后逐渐保持稳定。冻融作用增加了地表处10~32μm大小颗粒的浓度,并使得空中0.25~10μm大小颗粒的浓度呈现减少趋势。本研究为土壤团聚体在冻融作用下的结构变化与粉尘释放机制提出了新认识。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冻融,粉尘释放
报告人
葛正虎
博士研究生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葛正虎 兰州大学
黄宁 兰州大学
代莫闲 兰州大学
顿洪超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