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波导致南海陆坡底边界层湍混合增强的观测研究
编号:257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15:05:13 浏览:85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6]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S6-9] 主题6、海洋地球科学 专题6.1、专题6.12(20日上午,403)

暂无文件

摘要
海洋内波可以引起水体的水平和垂向运动,对海洋内部能量传递、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输运以及声光学信号有重要影响。内波对海洋上层水体湍流混合的影响已有广泛研究,但是受观测条件和观测技术的限制,内波对深海陆坡底边界层影响的现场观测极少,海洋内波对陆坡底边界层内流速和湍混合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海洋内波最活跃的南海陆坡布放海床基观测系统,对底边界层的流速和湍流混合进行了连续13天的精细化观测。观测结果显示,内波可以在陆坡底边界层引起超过0.20 m/s的水体流动,远高于当地的低频流和正压潮流速。内波流速增强会导致底边界层湍混合增强数倍,其中内潮是湍流混合增强的主要因素,当内潮流速增大时底剪切应力由0.05 Pa倍增至0.2 Pa。海床基装配的高清摄像机也观测到在内潮流速增强期间海底悬浮物浓度显著升高。跟内潮相比,内孤立波对中上层水体的流速影响较大,仅有少数内孤立波可以增强陆坡底边界层的流速和湍混合强度。
 
关键词
海洋内波,湍流,底边界层,陆坡
报告人
边昌伟
副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边昌伟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