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古代高于庄组的碳质圆盘:微生物膜的化石实例
编号:296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54:21 浏览:81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6: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S16-1]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12、专题16.11、专题16.10(18日下午,401)

暂无文件

摘要
圆盘状碳质化石在从古元古代晚期到寒武纪的地层中广泛出现,是最常见的前寒武纪宏体化石类型之一。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具有相似形态的碳质化石可能具有不同的成因,为了更好地了解宏观生命的早期演化,不同时代圆盘状化石的生物学属性亟待分别揭示。我们在迁西地区的高于庄组中发现了大量保存良好的圆盘化石,新的材料和深入的观察揭示了这些碳质圆盘的又一成因。这些碳质圆盘被保存为几毫米至几厘米(长轴最大可达6.7厘米)不等的圆形和椭圆形。垂直于层理面的岩石切片显示这些碳质圆盘内部具有由白云石、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交替排列而成的纹层结构。这些圆盘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其矿物成分等特征表明这些碳质圆盘可能是微生物膜(microbial biofilm)的一种化石实例。这些结果不仅呼吁我们对已知前寒武纪宏体碳质化石的重新检查,包括更多标本的发现和新技术方法的适用,以更准确地了解早期宏观生命的多样性演化。同时这还提醒我们应重视微生物群落的复杂生物过程及其在早期生态系统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圆盘化石;高于庄组;中元古代;微生物膜
报告人
陈凯
特别研究助理 中国科学院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凯 中国科学院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朱茂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