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变化
编号:38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0:44 浏览:783次
特邀报告
摘要
本研究主要阐明了2010年代初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内动力成因。分析发现,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登陆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末显著减少之后,又在2010年代初转为年代际增多;且在西北太平洋的西部区域,热带气旋活动的年代际异常表现为“正-负-正”的经向三极子模式。与南海北部和台湾的热带气旋活动减少相反,2010年代初以后,影响南海南部和上海以北的热带气旋活动增加。本研究重点关注了三极子的北部区域:与2000-2010年相比,2011-2020年期间30°N以北地区的热带气旋登陆活动呈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增长。聚类分析表明,导致东亚30°N以北地区热带气旋登陆频率的年代际增加主要来自于西北行路径热带气旋的增加,而这类热带气旋在2010年代初的变化是季风槽增强以及热带气旋生成的年代际增加造成的。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2010年代初天气尺度波对热带气旋活动年代际变化的影响。2010年代初之前,天气尺度波动主要向西传播,有利于热带气旋向西移动;而在2011-2021年期间,天气尺度波在到达中国近海后趋向于向北传播,导致更多的热带气旋影响到西北太平洋北部和周边国家。2010年之后,频繁发生的热带气旋活动影响到中国东部以北、韩国和日本等周边国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