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I)微观结构对脱氯性能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编号:412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21:51:50 浏览:91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地下水环境中Fe(II)物种的演变不仅与污染物的还原转化密切相关,还对C、N、P等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至关重要。然而,地下水中常见离子通过调控Fe(II)微观结构影响污染物的降解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OH-的引入通过调控Fe(II)物种、基团含量、结晶度、结构扭曲度及羟基桥梁作用影响Fe(II)脱氯性能;SiO32-的引入则通过构建内电场驱动富电子区Fe(II)供给电子,而羟基化顺序的改变可调控羟基配位排列、结构扭曲度及缺陷浓度影响其脱氯性能;Fe(III)的加入则通过与Fe(II)同位素交换形成Fe(III)非稳态,并调控内外电子传递及结构扭曲度改变其脱氯性能;C3H5O3-的存在则主要通过调控Fe(II)供给电子路径和配位构型改变其脱氯性能。这项研究为我国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