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定量5种微塑料方法建立及应用
编号:432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20:04:25 浏览:1033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5] 主题5、环境科学 [S5-6] 主题5、环境科学 专题5.5、专题5.3(20日上午,306)

暂无文件

摘要
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定量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塑料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将5种微塑料在管式炉中完全热裂解,用Tenax TA吸附管捕集裂解产物,在热脱附仪中产物脱附并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筛选优化特征裂解产物定性目标微塑料,同时建立标准曲线,最终确定5种微塑料的仪器检出限为0.03~1.91 μg,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7~2.87 μg·L-1(水)、0.31~16.52 μg·g-1(土壤、沉积物)和0.11~7.41 μg·g-1(生物),相对标准偏差3.31~22.37 %,回收率74.21~119.63 %,线性定量范围分别为3.7~75µg(PS)、15~300µg(PP、PVC和PET)和30~600µg(PE)。该方法对样品前处理要求简单,避免了复杂基质干扰,提高了样品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随后利用建立的方法初步分析了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组织中微塑料,结果显示水样中5种微塑料总质量浓度4.48~37.34 μg·L-1,土壤沉积物10.55~218.98 μg·g-1,生物样品8.82~19.81 μg·g-1,其中PVC浓度最高(1.72~100.86μg·g-1),PS浓度最低(0.08~11.55μg·L-1),这为开展环境微塑料污染调查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微塑料;管式炉;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环境基质
报告人
安立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稿件作者
安立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